4月22日上午,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余杭区良渚街道铭雅社区展开深度战略对话,以“校地协同育人”为主题组织调研与交流座谈。人文学院副院长戴喆携继续教育学院教师黄芃芃带队赴访,受到社区书记郁利雅接待,双方围绕新时代未来社区建设的创新模式与实施路径进行深度磋商。

座谈环节中,戴喆副院长通过系统化调研,全面掌握社区教育现有课程体系运行质效。郁利雅书记高度评价校方提供的合唱、书法等特色课程,特别指出艺术教育在老年群体中产生的显著赋能效应,她表示''声乐课堂有效激活社区银龄群体的文化活力,学员已实现从课程参与到文艺展演的跨越式成长。”在剖析社区发展规划时,郁书记强调铭雅社区正处于从基础服务型向品质引领型转型阶段,期待依托高校教育资源构建社区教育新生态。
戴喆副院长基于社区发展诉求,系统阐述了人文学院在跨学科教育矩阵构建中的独特优势,提出''全龄段、多维度”的校地协同育人方案。继续教育学院教师代表黄芃芃同步展示了摄影美学、形体艺术、器乐研习等课程的开发储备,为社区教育供给提供专业支撑。经过充分研讨,双方在战略框架层面达成重要共识:一是继续深入联合打造“乐龄乐学”教育养老示范场景,构建覆盖声乐、书画、摄影、器乐等领域的学习体系;二是助力青少年校外实践教育模式,通过课程研发、志愿服务等模块实现教育资源精准下沉;建立”社区需求-高校供给“双向联动机制。
此次战略磋商标志着校社共建进入机制化、常态化新阶段。郁利雅书记对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表达深切期待,戴喆副院长则诚挚邀请社区管理团队来校开展回访考察。未来,人文学院将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与人文素养培育专长,携手铭雅社区共同探索未来社区建设的创新范式,着力构建高校社会服务与社区治理现代化的共生共荣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