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习总书记话美德   文件通知   新闻动态   中华美德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青春助力梦想 支教扶贫先行
2018年08月11日     (点击: )




本报讯(通讯员 蒋春萍 杨帆 郑欣越)学校始终把社会责任扛在肩上,努力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均衡发展的方略,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暑期学校相关部门从派遣师生支教等多方面全方位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学校启梦支教队的26位师生们在为贵州省凯里地区大山深处的黄岗小学的学生们开设丰富多彩的课程外,还为村民提供了多样化的扶贫服务。这些服务在老师和学生的精心准备和合理安排下给黄岗村的村民都带来了极大的帮助并且深受好评。

专业帮扶篇

黄岗村景色优美并且是一个极具侗族特色的传统村落,从而吸引了大批游客,是旅游示范村庄,因此当地村民也陆续开起了民宿。但由于他们没有相应的专业知识,也没有经历过系统的培训,民宿的软硬件都还不完善,所以黄岗村村民都急切盼望着能有一些针对民宿的专业培训。7月29晚上10点,启梦支教队开始了第一次针对民宿的扶贫培训课,来参加培训的不仅有民宿的老板、服务人员,黄岗村的村长和一位入住本地民宿的外籍游客也一同观摩整个培训过程,每一位参与者都满怀热忱,对这个培训有着极大的兴趣。

培训的第一个环节是演示中餐摆台流程,海运学院的郑欣越同学理论结合实操一步一步讲解得细致入微,村民也十分好学,踊跃互动,积极尝试。最后结合黄岗村的实际情况,支教队员们为当地村民制定了一套全新的摆台方案。第二个环节是现场教学客房服务,海运学院田长发同学将客房服务的每一步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演示,并手把手的让村民进行实操。由于支教队员们对上来实操的村民的每个动作都抓细节,第二个环节持续了一个半小时。一直到凌晨才结束了本次培训。培训结束后支教队员还针对本村民宿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份客房服务的规范性流程并在第二天亲自分发到各个民宿中去。

教育帮扶篇

由于英语启蒙晚,黄岗村里的初中生们大多英语基础薄弱。针对这个现象,裘海璇老师专门制定了一套英语补习课程,并充分利用中午以及晚上的时间为初升高的学生们讲解语法、句型以及衔接内容,结合学生个人实际情况及时讲解薄弱环节,让学生遇到英语不再避而远之。

启梦支教队里的徐爱芳老师还为黄岗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口腔卫生课。从蛀牙的危害开始讲起,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作怪。孩子患龋齿主要是由于进食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又不能及时、有效地清洁牙齿所导致。龋齿的表现及危害小儿患龋齿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是会发现孩子的某颗牙上出现了小黑洞,或是孩子的牙齿对冷、热、酸、甜的食物产生酸痛的感觉。渐渐地孩子吃东西时会感到牙疼,不敢用患侧牙咀嚼。经常牙疼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炎、牙根尖脓肿等,波及乳牙根尖正在生长发育的恒牙,造题或牙根溃烂,口臭,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理论讲过后,徐老师查看每位同学的牙齿,发现这里的每一位同学的牙齿都有不同程度蛀牙,少的同学2-3颗,多的同学甚至只有两三颗是好的。由此可见黄岗村的学生们在平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也就注意不到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生活帮扶篇

黄岗村的村民们大多早出晚归,孩子们的头发也由于父母的疏忽而似杂草般疯长,细心的杨帆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在校园内设置了一个理发点,耐心的为孩子们打理发型。理过发的孩子们一个个精神十足,全然没了之前的邋遢感。

考虑到黄岗村地处偏僻,村民们没有机会去往电影院观看影片。支教队贴心地在出发前准备了四十多部有意义有特色的影片,并在到达黄岗村的第一天晚上便自制观影台,吸引了一大批村民前来观看,每当电影散场,往往已是第二天的凌晨了。

短暂的支教帮扶工作很快结束,艰苦的环境磨练了师生的意志,广阔的教学舞台让他们施展了才能,支教工作让他们体会新时代交通师生的担当与责任。通过开展以上服务村民活动,更好的服务了黄岗村的村民,同时有力的推进支教队员结合自身实际对精准帮扶进行新一轮的认知和解读,为杭州和贵州“一对一”对口帮扶的方针贡献了青春力量。

学院地址:杭州市莫干山路1515号 邮编:311112

版权所有 © 2018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All Right Reserved